首先說明,此篇章名《會因為讀了一本書,而出門旅遊的人,並不是普通的(讀者)》。是摘自Frances mayes《托斯卡尼豔陽下》一書,而我將(遊客)改為(讀者)。這是在她所居住位於托斯卡尼~科爾托納~《巴摩蘇蘿Bramasolo》,尚未成為眾多讀者、影迷所追逐的景點時,她在書中的類自我提問。但她萬萬沒想到,這世界上,還真充滿了不普通的遊客(讀者)!
然後依此理來判斷,我們五位在《托斯卡尼。鼓聲。豔陽》作者郭正佩眼裡,應該不只是不普通的讀者,或者說我們是特別的讀者,應該是蠻合理的喔!
此行雖因《Frances mayes托斯卡尼系列書籍》而起,然規劃中途緣遇郭正佩的《托斯卡尼。鼓聲。豔陽》一書。對於旅行的想像脈胳更具實質助益。其書中的某些圖文誘引著我,於是也訂定了幾處欲探訪之處。
其中peggy書中所述,位於Cortona有一間小咖啡廳。而其去訪的緣由也與Frances mayes有關。Cortona離她居住的巴摩蘇蘿不遠,所以此城有許多她曾踏足或安坐的店鋪與餐廳,她的日常生活都以此延伸。這間《OK Latte’》 牆面上,就貼了許多她與店主的合照。於Cortona走逛間,我常想著,會不會與Frances mayes擦身而過或四目相迎。心裡也默默演練著該與她說些什麼?她會對我這位千里迢迢而來;並帶著其著作的不普通讀者說些什麼呢?
猶記那日午餐後,一行人在已是午休時刻的安靜街道上閒聊亂晃。我拿出手裡那份來自peggy書裡的Cortona地圖,仍不時比照著街巷名,尋找著那據說就離城門不遠處的《OK Latte’》。邊尋找著,但若看到仍營業中的店鋪,便走進晃晃。而這位女士經營的手飾店,也讓我打發了不少時間。店裡有部份造型簡約的銀飾,吸引了我的目光。後來與她閒聊,才知有部份是她的創作。買了銀戒與手環。開心的走回街上,尋找友伴。
天空湛藍,隔壁的店鋪門口,坐著一位(老婆婆)。我看著視線那端的城門,心裡邊狐疑著《OK Latte’》應該就在這附近了?怎麼就是找不到呢?
就在這當口,同行好友說,好像是這間耶!我們拿著地圖比對門口樣貌。啊。。。。原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呢!沒想到我鏡頭下這一幕,就是《OK Latte’》。當下一行人開心地叫笑了起來。接著把peggy的書拿出來走向老婆婆,她一看說了一串義大利文微笑轉身回店裡。半晌,手裡拿著peggy的書走出,又是一連串鴨子聽雷。她滿臉笑意,示意我們進店裡。
一進門,便看見牆面貼了許多到此一遊的照片。眼尖地發現Frances mayes與Ad的合照。
沒多久,一位聲如洪鐘的老伯伯走進來。眉飛色舞加上極其豐富的肢體語言,直對著我們哇啦哇啦。。。。。完全不在意我們到底聽懂是不懂,仍熱情的說說笑笑。
而後,我們指著書裡圖片,點了五杯Ok Latte’(意指拉著ok兩字的 Latte’~這典故得讀peggy的書) 。而熱情的老伯,又一陣手舞足蹈伴著如鞭炮般的串串珠語,把櫃台上的甜點櫃,整個搬到桌上。(要我們通通吃光?~同行好友與我,從老伯肢體語言中判讀出這訊息,但同時我們也觀察到老婆婆的臉色微愠)。
午餐未久,一行人食慾並不大。但盛情實難郤,於是我們選了幾款口味!品嚐啜飲間,仍一來一往與他們拍起照來。這熱絡畫面,彷彿我們是老客重遊般。
短暫的午茶時光悠然悅心。來到書裡的實際場景,因時間不同也未遇上其他客人,雖無文字裡所敍述般的有趣景象,但郤從這對老夫婦身上,感受到托斯卡尼的日常生活風情與親切自在的人情滋味呢!
另一日,我們預計上午到Arezzo這座小城。下午到Peggy書中,位於Montepulicano山城裡的一間餐廳用晚餐。另,也想一尋,出發前與好友們跟Peggy見面時,她提到關於書封面的拍攝地點,正是在這座山城的某條巷弄裡。但不太確定,今天貓咪會不會在那裡等著我們?
沿途,天空飄起雨絲。接近城門時,有一小段陡峭山路,天空也變得更為灰濛。一個急轉彎後,我們看見城門。
把車停好(一般老城區,僅能徒步,否則受罰唷!)。一下車,便看見一位短髮身材瘦高的女子,一手夾煙,一手插口袋,往停車格斜坡走去。那斜坡角度之陡峭啊!她居然沒抓著一旁的扶手就這麼帥氣平穩的一路往前邁進。這一幕與周身那有違夏日的冰冷空氣,同樣地令我瞠目結舌。而紅磚牆的縫隙,窩著一隻隻鳥兒,倒是看慣了這一切般,只是跟我們一起瑟縮著。
離晚餐還有段時間,所以街道好安靜,只聞我們腳底板與濡濕石板肌膚之親所發出的踢躂聲;間或與友伴的閒聊話語。
若不是偶有當地人擦身(這位先生,你真的不冷嗎?我們外套加圍巾哩!);街頭出現錯落的暖黃;(營業中的店鋪)。餐廳門口停泊的重機;以及偶而從巷弄竄出的車聲提醒著,我在人間。有那麼幾個安靜瞬間,恍惚以為自己在夢裡,正穿越時光梭巡於中古世紀的歐洲城鎮。
這一幕夏日冬景,令我覺得初夏山城,好似也進入夢境般囈語喃喃。
於一個轉彎下坡盡頭,我們看見了計劃中要尋訪的餐廳,當下歡欣鼓舞著。有種(得來全不費功夫)的感受。好像太順利了?走近門口貼著一張紙條,寫著電話號碼,以及晚餐開始的時間。雖然沒看懂最上面那排義大利文。但也沒多想,一行人就決定往其他巷弄尋寶去。
又一個轉彎處,出現一室幽暗郤忽而明滅著紅灰交雜火花的畫面。我往裡頭探去,有一位看起來約70來歲的老先生,穿著一身工作服,手執工具正埋首,看來是一位鐵匠。心裡有點想走進去,與老鐵匠打聲招呼,並看看是否有什麼新奇事物可賞或拍照。但見老鐵匠一臉專注,實在不好打擾他!
不久,經過一間專賣銅鐵製用品的店鋪。除了銅鍋,也有鑄鐵燭台燈座等。在門外,便可看見一幅老先生的畫像。心裡想著:「怎麼有點面熟呢?」思緒飄回才不到十分鐘前的畫面。畫裡主角,可不就是剛剛那位老鐵匠!那專注工作的神情,還畫得真傳神。走進店裡,看見一位老太太,莫非他們是一對夫妻?先生負責生產製作,太太負責解說販售?現在看到牆上那琳瑯滿目的燭台,好想選幾款掛在即將完工的料理教室啊!心裡小小後悔著。
接著在一間販售調味品及瓶罐的商店裡,買了幾個彩繪著香草圖案的小陶罐,一行人往下坡走去。繼續搜尋著書封場景。沿途有好幾個相似的花盆或鐵窗,但我們拿出書比對,總不完全一樣。就在這時,左前方出現(幾乎)一模一樣的一幕,喜出望外的我們毫不遲疑往前奔去,貓咪貓咪。。。你在嗎?
沒見到貓。貓,牠不在!抑或不是這裡?但我們左看右看,除了種的植物不同,盆栽也略為偏左。其實這裡八九不離十了。我們猜想著可能天氣忽然轉陰冷,貓咪牠窩回室內了。每個人輪流拿起PEGGY的書,很難得的拍起到此一遊的照片。
*事後,經訊息與Peggy確認。Bingo~我們真的找對了!只是不巧,(貓公休?)哈哈。。這是Peggy的可愛說法。
好似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使命般,我們的腳步雀躍著,往上坡方向走回餐廳。這時,餐廳大門已半開,一位穿著輕便紮著尾髻留著鬍子的中年男子走出來。腦海裡馬上浮現Peggy書裡那一幕老板的頭像.。是的,他正是餐廳老板。此時正是餐前的忙碌備料時間。只見他忙進忙出。
雖然大家都微有餓感,但還是耐心以待,偶而拍照;偶而注意餐廳可有動態?瞧!我可愛的好友們,還跳起雨傘舞呢!(好愛這張,相片中有股律動感。)
七點了呢!快了,快了!也在這時,發現原本人煙稀少的街道,開始從不同巷子裡,走出兩三人,一對兩對,接著三五成群出現了。而且毫不猶豫直接往餐廳裡走。這時餐廳裡走出一位著黑衣褲裝看似幹練的女子(莫非她正是書中描述的老板女兒?)。看起來苗頭不對啊!待這些人魚貫進入餐廳後,我走前詢問。幹練女子答道:「對不起,已經預約額滿了!或許你們可以等下場,9:30!」。一聽到這數字,我有點眼冒金星,轉向好友們說明,並感到相當抱歉!我居然沒注意到需事先訂位!沒發現門口紙條為何要留那支電話號碼!沒當下查那排讀不懂的義大利文!好吧!千金難買早知道。只是讓大家在冷雨中等著,實在心有愧意啊!只好趕緊往城門方向走,希望還有其他不錯的餐廳。
還好就在城門口,有一間看似不錯的餐廳,也正好有座位。我們被安排在最裡面的六人長桌,已經有些飢腸轆轆的我們,趕緊點餐酒。不大的方正空間裡,座位排得相當緊湊,服務人員也很親切招呼著。身心瞬間都温暖了!我們點了pici,寬麵以及方餃,說說笑笑閒聊一日趣聞,餐點雖不是特別難忘的美味,但郤也渡過一個愉快的晚餐時光。
吃飽喝足,夜將至。一行人準備打道回府了!
車行不久於一個轉彎間,出現了一片令我們當下讚許呼奇的美景。顧不得安不安全及違規否,將車停靠路邊,一行人喜孜匆然下車。約莫是八點多,天際那端彩筆般刷著一抹柔粉橘光,而這端山嵐彷彿觸手可及在眼前,看似緩慢郤又倏忽,繾綣著樹間葉隙,爾後移情山坳,飄渺無蹤。
數分鐘裡,夕陽餘暉已呈現多層次的暖橘色調,天色轉瞬間像翻倒墨水瓶般,周身都染上了層層黑。夜,悄然掩至。那一刻,胸臆中充滿了對造物主的崇敬,以及對大自然那股無以名狀的巨大感動。
雖與Montepulicano的餐廳,少了那臨門一腳的緣份,但旅宿Pienza那六天期間,我們有緣與Peggy書裡的餐廳相遇。Pienza山城說大不大,但說小郤也不屬。六天期間,偶而大家各自尋秘,偶而快意群走。郤都沒有發現,原來我們早打門前經過了。
直到那天拿出手裡Copy的旅程秘笈,揣度著這餐廳究竟在哪個角落呢?同行好友說,啊~~~面熟耶!好像有經過,好友翻閱著相機裡的照片。於是我們便憑著好友的印象,找到位於主教堂前方,另一個方正廣場旁的餐廳,也拿著這份秘笈向老板點餐。
應該是因為這份秘笈?老板請我們喝了半瓶的麥桿草包紅酒。這是一間家庭式經營的餐廳,老板上身著汗衫,下身長褲加圍裙。看起來就是位誠懇實在的好人。(真不是因為他請我們喝酒喔!^_^)
點餐時,他不疾不徐地向我們解說及推薦菜色。上菜後,於我們品嚐間,他也會時不時地向我們詢問關切。我們點了托斯卡尼的經典菜式,綜合Bruschetta(布魯切塔),每一款都相當美味。(也很可能是,我本就非常喜歡這樣的吃法)。一大鉢沙拉,有我最愛的芝麻菜加上小番茄及起司,簡單的淋上油醋,就十分美味。幾道可口的家常醃漬小菜,迷迭香鷹嘴豆湯等。這一頓義大利家常餐食,讓我感受到那不花俏不過度加工的樸實原味。而這樣的家庭餐館,老板或老板娘往往就是主廚,是一間餐廳的靈魂所在。除了餐食美味與否,應對態度也相當重要。猶記得用完餐結帳後,老板放下手邊的工作,與我們一一微笑道別,這無疑又在我心底貼上了一顆星。
行至中年,這樣因文字所誘引,而踏上遙遠異域去尋找書中美地美食的經驗,倒還真是頭一回。不過此行的經驗,郤也替自己的旅行模式寫下新頁。我想毫無疑問地,我會這麼繼續下去。(事實是,手邊又已列寫不少異國美食景地了呢!摩拳。。。)不忘每一成行,打開感官好好品嘗那文字誘引的實地實景,再好好沈澱篩落記憶著,那屬於自己的旅行回憶。而這些那些慢慢積攢的美好記憶,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,帶給自己一份純粹喜悅,或者成為一股支持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