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如沙漏,分秒即逝。前陣子收到小日子雜誌的邀約,想採訪2014初夏與好友們的義大利之旅,才驚覺時光之飛逝啊!「立春」之際,翻閱著相片,對照著旅行時寫下的日記,許多回憶在腦海裡湧現,閃耀著如麥田般的金色光芒,於麗日下,一波波襲來如麥浪般的鮮明記憶。一年半了,格子裡的義大利旅記寫得拖拉斷續。看著剛出刊的小日子雜誌,我想該趁年節假期,好好完成才是。(希望,握拳。)
猶記那日,於siena山坳民宿早餐後,一行人悠閒地上車,欲前往一個唸起來頗嘵舌的小城,「Montepulciano~蒙塔布其亞諾」。這裡是葡萄酒產區,雖然在國外不及「奇揚第chanti」馳名,但在國內,郤深受歡迎。
沿途金黃色的麥田數度現蹤,每一段路程,我們總是很難一路開到底,因為景致實在太誘人了。走近才發現,看似金黃的小麥猶有青綠麥桿,青黃相間微風搖曳,尚未到酒莊,郤好似已飲了杯Montepulciano的風光美酒。
因為此為葡萄酒產區,沿途一片片的葡萄園如同幻燈片般,此起彼落地出現眼前。成排筆直的葡萄樹,彷彿直達藍天盡頭,與白雲相依偎。
鄉間道路車輛相當稀少,偶有一二呼嘯擦身而過。
因為開車之便,我們常常隨興地,將車停靠安全處,便開始沈浸在心之所屬的美景裡。除了葡萄樹,筆直挺立的絲柏也是托斯卡尼的常見植物。或者成排佇立,或者環繞成圈種植,亦有孤立於道路兩側。
不知是否品種有異,或者固定修剪?絲柏樹頂端,有見圓柔敦厚;亦見尖聳挺拔狀。不知它們經年累月的立身此處,是否早已習於,旅人初次相遇的鏡頭補捉。
也有沿著丘陵起伏而立的蜿延絲柏樹。盡頭處或許是一棟森嚴莊園;抑或是一座鄉間農莊。
依循導航領路,正午時分我們來到小鎮上的火車站。除了幾輛停於小廣場的車,以及側邊的戶外座椅,有數人正坐著享用午餐。放眼望去,街道上行人寥寥。完全不同於台灣的火車站光景。
偶爾見到一兩位行人,悠緩而過。也有造型古樸有趣的小車,從巷子裡噗噗噗的駛出,駕駛是一位灰白髮老者。若不是斜前方還有輛現代化汽車,那立於道路旁的斑駁石屋與眼下一切,都令我有種時空錯置的感受。
路旁這棟染著歲月痕跡的紅瓦石屋,不知曾是什麼樣的空間或住家。牆面上幾扇老舊木窗的排列,老讓我有股正咧嘴對著我笑的錯覺。
曾有過的光陰,都印記於這扇門扉。午後綠樹光影搖曳於斑駁牆面,以及大樹下的廣告看板,成為安靜小城裡的美麗風景。
與好友們在街道上閒晃,買了幾支冰淇淋,邊品嚐邊看看小城到底還有什麼店鋪可逛。正午陽光熾熱,一般商店都會午休。所幸還有一間書店未打烊,於是我們鑽進,在書架前專注翻頁。心裡陡生笑意,這光景在台灣可不多見啊!大家幾乎未空手,每人都買了幾本書。走出,發現街道上幾無人煙,店鋪門戶緊閉。這下真的只能打道回民宿。
但心裡還是有些小小遺憾,來到了知名葡萄酒產區,郤與酒莊緣慳一面,這無論如何在心裡都過不去的呀!。。。。就在這麼想的當口,於一個轉彎處,看見這棟紅磚建築物,門口擺放木製酒桶,木門上彩繪著酒瓶圖案,心裡不禁雀躍著,果然遇上了。
進門處,成排的大型酒桶。另一側則展示了許多紅白酒、橄欖油、風乾肉品以及當地的特產麵食。
這區是試吃區。當你走進,服務人員會詢問你想試試哪種風味的酒款,桌上琳瑯滿目的橄欖油、紅酒醋、塗抹香料奶油的麵包、風乾肉品,多款起司等,皆可品嚐。
這裡同時也是一間餐廳,挑高的二樓有很多座位。空間由紅磚及鑄鐵元素打造而成。鐵製吊燈,襯著暖黃色燈,讓空間飄散著暖意。
旅程最愛品嚐之一,托斯卡尼特色麵食pici。外觀似烏籠麵,但吃起來郤更是彈Q有致。所以雖思考著帶回能否保存其完整性,但也很快地就被不理性的那一面征服了。
謝謝好友們的陪伴,讓我一解心頭可能發生的小抱憾,在這間旅途中的唯一酒莊好好尋寶一下。接著就開車回我們位於siena山坳處暫時的家(民宿)。
當然我們很難一路開回民宿,因為這如明信片般的美麗風景,總是令我們停駐流連。話說雖然十多天來看到的,都是相似的麥田,絲柏與丘陵景致,但究竟是什麼原因,令我百看不厭倦呢?我想是Frances Mayes的托斯卡尼系列書籍裡的文字敍述,讓每一片風景,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,更多了一份讀者對於作者的足跡追尋,以及對於書中景地描述的印證啊!
感謝(小日子)的邀訪。2014年初夏與好友們的托斯卡尼之旅,有了很棒的圖文紀錄。謝謝旅行前置,旅行途中給予我們協助與陪伴的每一位朋友。當然最要感謝的是同行的好友們,因為有妳們,才有了這趟難忘的托斯卡尼之旅。
*寫文的此時,又翻起於托斯卡尼旅行期間,伴遊的書。
《托斯卡尼。鼓聲。豔陽》~郭正佩著。書中不論是Peggy的文字,或是她引述Frances Mayes的文字。都在行前與途中,
給了我很大的支持。
*「是『先跳下去再看看』,還是『先看看再跳下去』?」
「我們做必須做的,其他的,我們就在河上盪出去,
放手,然後看看我們要如何接納新的變化,要有信念。」
。摘自Frances Mayes《托斯卡尼日記》。